隨著一波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的康復,大家已逐漸開始正常的工作生活。
不過身體(ti)就像(xiang)打(da)了一(yi)場硬仗(zhang),雖然體(ti)內邪(xie)氣(qi)已(yi)除,但正(zheng)氣(qi)或多或少會受(shou)到(dao)一(yi)些傷(shang)害。
為了幫助和指導處于康復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加強中醫藥調理。蘇州市衛生健康委(wei)制定了《蘇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(gan)染(ran)康復期中醫藥調理專家共(gong)識》給大(da)家提供(gong)了一份(fen)實用的對癥康復建議。
推薦中藥方
陽康初期基于中醫理論進行證候評估,可將新冠感染恢復期癥狀(zhuang)分(fen)為以下四種證型:
肺脾氣虛證
臨床表現:氣(qi)短,倦怠乏力,咽部不(bu)適,納差嘔惡,痞滿,大便(bian)無力,便(bian)溏不(bu)爽,舌(she)淡胖(pang),苔白膩,脈細(xi)弱。
推(tui)薦處(chu)方:法半夏(xia)10克(ke)(ke)、陳皮10克(ke)(ke)、黨參10克(ke)(ke)、炙黃芪30克(ke)(ke)、麩(fu)炒白術10克(ke)(ke)。
服法:每日1劑,水煎400ml,分2次(ci)服用,早晚各1次(ci)。
氣陰兩虛證
臨床表現(xian):乏力,氣短(duan),口干(gan),口渴,心悸,汗多(duo),納差,低熱或不熱,干(gan)咳少(shao)痰。舌淡紅或紅,少(shao)苔,脈(mo)細弱或虛。
推薦處方:南北沙參各15克、麥冬15克、西洋參15克。
服法:每日1劑(ji),水煎(jian)400ml,分2次服用,早晚各1次。
瘀血阻絡證
臨床表現:胸脅隱痛,思維混亂(luan)、注意力難以集(ji)中,眩暈頭 痛,關節(jie)疼痛,兼見健忘(wang),失眠,精神不振,耳(er)鳴(ming)耳(er)聾,面唇(chun)紫
暗,舌瘀(yu)點或(huo)瘀(yu)斑,脈弦澀或(huo)細澀。
推薦處方:三七(qi)粉(fen)3克(ke)、川芎10克(ke)、紅花10克(ke)、丹參(can)15克(ke)、人(ren)參(can)10克(ke)。
服(fu)法:每日1劑,水煎(jian)400ml,分(fen)2次服(fu)用(yong),早(zao)晚各(ge)1次。
心神失養,膽郁痰擾證
臨床(chuang)表現:心悸,失眠,膽怯易驚,頭(tou)眩心悸,心煩不眠,多(duo)夢,或納(na)差(cha),嘔惡呃(e)逆,眩暈,苔白膩,脈弦滑。
推薦處(chu)方:人參10克(ke)、法半夏10克(ke)、石菖蒲10克(ke)、陳皮10克(ke)、茯苓15克(ke)、遠志10克(ke)。
服法:每日1劑(ji),水煎400ml,分(fen)2次服用,早晚各(ge)1次。
此外根據主要癥(zheng)狀(zhuang),還可以隨(sui)證加減(jian)治(zhi)療:
咳嗽咳痰反復
宜予清肺化痰:桑葉15克、菊花10克、桔梗10克、杏仁10克、前胡10克、牛勞子10克、象貝母10克、生甘草5克。
中成藥:可選(xuan)用止嗽合劑,每日3次,每次20ml。
氣短乏力
宜予益氣扶正:炙黃芪30克,太子參15克,麩炒白術9克,茯苓15克,炙甘草30克。
中(zhong)成藥(yao):可選用(yong)扶(fu)正膠囊(nang),每(mei)日3次,每(mei)次3粒(li)。
肢體酸重麻木
宜予補益氣血(xue)、祛濕(shi)通絡(luo):生黃芪30克(ke)(ke),桂枝15克(ke)(ke),炒赤(chi) 芍10克(ke)(ke),桃仁10克(ke)(ke),紅花5克(ke)(ke),當歸10克(ke)(ke),川芎10克(ke)(ke),丹參(can) 15克(ke)(ke),雞(ji)血(xue)藤(teng)30克(ke)(ke),羌(qiang)活(huo)10克(ke)(ke),獨活(huo)10克(ke)(ke),秦艽10克(ke)(ke),威 靈(ling)仙10克(ke)(ke),絡(luo)石藤(teng)15克(ke)(ke),懷(huai)牛(niu)膝10克(ke)(ke),鹽杜仲15克(ke)(ke),桑寄生15克(ke)(ke),炙甘草10克(ke)(ke)。
中成(cheng)藥:可選(xuan)用扶正膠囊(nang),每日3次(ci),每次(ci)3粒。
復元茶飲方
組(zu)方:生黃芪10g、麥冬10g、白(bai)菊花6g、薄荷3g、新會陳(chen)皮3g。
用(yong)法:將上(shang)藥(yao)煎煮(zhu)或(huo)用(yong)沸水浸(jin)泡,取汁(zhi)約500~800ml,分次代茶(cha)口服(fu)。可根(gen)據個(ge)人喜(xi)好,佐(zuo)入少量綠茶(cha)或(huo)紅茶(cha)調味。
以上中藥方可至李良濟各國醫館進行調劑,或者添加李良濟各國醫館國醫小助手企業微信,進行詳細咨詢。
有基礎疾病及特殊體質者,建議來現場就診,以便醫師根據個人體質,酌情調整藥物配比,達到更好的針對性調養。
中醫適宜技術
艾灸
常用選(xuan)穴:太淵(yuan)、膻(shan)中、中府(fu)、肺俞、脾俞、大腸俞、列缺(que)、中脘、足三里(li)。
辨證(zheng)施(shi)治(zhi):頭暈(yun)頭痛,健忘,失眠者:可(ke)加太陽、四神聰、 頭維、翳風、內關(guan)等;乏力、困(kun)倦(juan)、關(guan)節疼痛者:勞官、合(he)谷、承山、昆侖等。
療程:隔日一次(ci),每次(ci)10-25分鐘(zhong),共7次(ci)。
刮痧療法
有解表、宣透郁熱和驅邪的作用,對于咳嗽、咽痛、咽干等熱證,可刮風池穴、風府穴、肩井穴區域、脊柱兩側膀胱經區域、 肺俞穴和背部肺的投影區;
發熱可加刮大椎(zhui)穴區(qu)域,通常(chang)可以起到(dao)立竿見影的效果。
療(liao)程:根據情況一周可做(zuo)1到2次。
中藥泡腳
選黃芪、白術、防風、蒼術、貫眾等中藥增免藥包每日泡洗雙足,以增強免疫力。
療程:每日一次,連續7天
推拿
推拿療法,補脾經、摩腹、揉肺俞、揉足三里、捏脊等。
療程:隔日1次,每(mei)次13-20分(fen)鐘,共7次。
拔罐
對于(yu)(yu)恢(hui)復期病情康(kang)復緩(huan)慢者,考慮為久病入(ru)絡,影響全身氣 血(xue)的化生與運轉,基于(yu)(yu)《靈樞 ·九針十(shi)二(er)原》的“調(diao)其血(xue)氣,營其逆順出入(ru)之(zhi)會”而施以拔罐療法。
1.以(yi)乏力、胸悶、咳嗽、氣喘等癥(zheng)狀為主
主穴:定(ding)喘、肺俞、頸胸(xiong)夾脊、大椎(zhui)、天(tian)突(tu)、膻(shan)中(zhong)(zhong)、中(zhong)(zhong)府、云門等。
2.以失眠、心悸(ji)、焦(jiao)慮、抑(yi)郁等癥狀為主(zhu)
主(zhu)穴:太沖(chong)、合谷、肝、膽、膈俞,百(bai)會(hui),神門、三陰交(jiao)、風池(chi)、頸(jing)夾脊穴等。
3.以(yi)關(guan)節疼痛為(wei)主
主穴:阿(a)是穴、頸胸腰背部(bu)夾脊穴、大椎(zhui)、曲池、手(shou)三里、足三里、三陰交、陰陵泉、陽陵泉、環跳等。
4.以記憶(yi)力減退(tui)、頭痛、脫發為主(zhu)
主穴:天柱、頸(jing)百勞、風池、頸(jing)夾脊穴等。
方法與療(liao)程:留(liu)罐10分鐘(zhong),每周1次,或隔周1次,共4次。
李良濟的中醫理療館是李良濟依托百年老店的口碑與經營模式,新興打造的,擁有專業理療師團隊,采用先進的中醫康復治療理念,推出健康,安全,有效的綠色療法。
理療館內有艾灸、針灸、推拿、拔罐、系統整脊錘式整脊、穴位貼敷、刮痧等多項理療項目,有需要的小伙伴快來預約吧!
預約電(dian)話
【李良濟蘇錦理療館】
地址:蘇州市姑蘇區廣濟北路388號
營業時間:周一至周日8:00—17:00
【李良濟理療館針灸推拿中心】
地址:蘇州工業園區月光碼頭休閑廣場
營業時間:周一至周日8:00—17:00
膳食調攝
1.每日飲食搭配
每(mei)日三餐規律進(jin)食(shi)(shi),飲食(shi)(shi)宜清淡易(yi)消化,主食(shi)(shi)選擇(ze)米、面等,可適當選用(yong)薯類、雜豆等粗(cu)雜糧(liang)食(shi)(shi)物。保證(zheng)優(you)質(zhi)蛋白(bai)質(zhi)類(lei)食物、新鮮蔬菜和水果(guo)攝入量。通過多(duo)種烹調植物油保證必需脂肪酸的攝入(ru),適量食(shi)用堅(jian)果。每天飲水量達到1500ml左(zuo)右(you)。
2.對癥膳食(shi)推薦
有怕冷、胃涼等(deng)(deng)癥狀,推薦(jian)生姜、蔥、芥菜、芫荽等(deng)(deng);有咽 干、口干、心煩(fan)等癥(zheng)狀,推(tui)薦綠(lv)茶(cha)、豆豉、楊桃(tao)等;有咳嗽、咯(ge) 痰等(deng)癥狀,推薦(jian)梨、百合、青蘿卜、南臍、落(luo)花生(sheng)、杏(xing)仁、白(bai)果(guo)、 小白(bai)菜(cai)、橘皮、紫蘇等(deng);有食欲不(bu)振(zhen)、腹脹(zhang)等癥狀,推薦(jian)山楂、 山藥、白扁豆、茯苓、葛根、萊菔子、砂仁(ren)等;有便秘等(deng)癥(zheng)狀, 推薦(jian)蜂蜜、香蕉、火麻(ma)仁等(deng);有失眠等(deng)癥狀,推薦酸棗仁、柏子仁等(deng)。
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(zuo)到(dao)戴好口(kou)罩(zhao)、勤(qin)洗雙手、經常通風、減少(shao)聚集、加強(qiang)身體(ti)鍛(duan)煉,提高身體(ti)素質,增強(qiang)身體抵(di)抗力。其次,對于有基礎疾病(bing)的(de)人來說,控制基礎疾病(bing)也非常重要。比如說有高血壓、糖尿病(bing)、冠心病(bing)等的(de)病(bing)人需(xu)要格(ge)外注意。